首页 资讯洞口文学 雪峰山会战,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把日军全部歼灭在雪峰山的洞口一带?

雪峰山会战,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把日军全部歼灭在雪峰山的洞口一带?

醉美隆回西 2024/5/17 10:18:37

众所周知,雪峰山会战,是中国军队占绝对优势的一次战役,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一战,由守转攻的节点,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但很多人在问,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把日军全部歼灭在雪峰山的洞口一带,而在洞口石江留了一个缺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解读。

图片

图片

知名网友N认为:

当时国军有意让出通道让小日本撤退。国军为了减少伤亡,为了快速结束战斗,为了穷寇莫追,在重庆的授意下,有意放敌人一马。

本来湖南省隆回县南岳庙镇立新以西的日本军队全部装进了国军的口袋里,可以在立新全歼日本军队。但重庆从政治、军事等多角度考虑,有意开了口子。就像我们一起围困饿狼,为了饿狼伤人最小,留一个口子让饿狼走。围三缺一,军事上常用的策略。

当时国军已经先于日军占领了湘黔公路的要塞立新、南岳庙一带。把日军装进了口袋,准备全歼日军。但立新以西撤下来的日军,作战能力还很强大,如果在立新硬碰硬,那么国军还会死很多人。最主要的是会拖延雪峰山战役胜利的日期。考虑到这些,国军重新撤退10里,让出立新、南岳庙这一个口子。全歼一个战斗力还很强大的敌人,谈何容易?


图片

(南岳坳阻击战中国军牺牲的将士)

但荷花仙子团队廖春文则认为:

随着了解这些战斗,我感觉是,当时做出的决策是围三缺一,拉长日军撤退队伍,逐步分割围歼之,当时只有18军插后方,还有一直没有丢失的芙蓉山一个连,这点力量根本挡不住日军的撤退,后方防线很长的,各个击破,而且还有邵阳方向派出的接应部队两面夹击插后方的队伍。

日军116师团,120联队,133联队,109联队,都是从横板桥经过退入荷香桥,118师先占的横板桥,那么为什么只有118师在南岳坳,还有纠龙殿附近的战斗。

还有网友认为:到抗日战争快结束时,G 产 党领导下的人 民 军 队 发展到120万多人,民兵发展到220多万人;解放区遍及19个省区,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全国面积的11%),人口1.3亿多(占全国人口的28%)。这种燎原之势,国 军 隐隐感觉到国内称王的压力。只要赶走日寇,减少伤亡,保存实力,打性价比高的抗日战争,准备迎接国内的另外一场战争。

当时重庆方面高层认为,如果日军在逃跑过程中,痛改前非,不再作恶,为了尽量减少伤亡,就让其撤回国内,如果在逃跑过程中,继续作恶,就要痛打落水狗,穷寇也要追。哪知日军是本性难改,撤退过程中继续在隆回西火烧白山院子、庙堂院子、杨林湾院子、花屋院子,所以国军被迫继续在南岳坳、芙蓉山进行狙击,给日军致命一击,但自己也损伤不少。不然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前功尽弃。

图片

(在南岳坳山上地里发现的疑似日军军帽)

图片

有公开资料表明:

但就在战役胜利即将到来之际,负责镇守石下江的杨伯涛突然接受到了上级王耀武的命令

王耀武下令让杨伯涛从石下江撤军,一旦杨伯涛撤军那么国军的包围圈就会出现一个缺口,日军可以凭借该缺口逃跑从而保留实力。

虽然杨伯涛对上级的这一命令十分不理解,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虽然他内心想要抗命,但他最终选择了执行上级王耀武的命令。

王耀武与杨伯涛在功德林相遇,在这,他也解答了困扰杨伯涛多年的疑惑。

雪峰山会战背后的隐情,国军对日军形成包围圈时,王耀武等人原本打算带着底下的战士对日军发动进攻,但就是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他接到了上级何应钦的命令,并且该命令还带有保密属性。

何应钦让王耀武放跑日军,尽快解决战斗才是第一任务,千万不要恋战。何应钦想要湘西会战立即结束,主要原因是他想要尽快获得功劳。

国军对日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后,何应钦就向重庆发出了捷报,湘西会战大捷的消息传到重庆后,整个重庆市都热闹了起来。

但实际上湘西会战根本就没有结束,只是国军占据绝对优势罢了。虽然在前期战役中,一共有两万多名日军被国军击毙。

但剩下的日军总人数将近有六万人,这六万日军都配备了极为先进的武器,甚至还有重型武器。

如果想要全歼这支日军,国军肯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湘西会战的时间线也会被拉长,如果重庆方面发现湘西会战的真实情况,作为总指挥官的何应钦肯定会被唾弃。

负责参与雪峰山会战的国军部队都是蒋介石培养的精锐部队,何应钦不希望因为围剿日军导致这些精锐部队出现重大人员伤亡,所以何应钦最终选择了保存实力。

其实这不是国军第一次在战场上保存实力的,抗日战争中国军的整体实力十分强劲,再加上国军中的那些优秀将领,哪怕是面对日军也丝毫不怯。

蒋介石一直都希望统一全中国,他想要让 共 产 党彻底消失,所以抗日战争还未结束蒋介石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内战做准备了。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王耀武也希望国军能够全歼日军,但军令如山,他也不能忤逆上级何应钦的命令。


阅读 551
分享到:
GPT Ai智能机器人